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大杨镇四里河路68号汇银广场1-2304
  • 邮编:230000
  • 电话:15856966006
  • 邮箱:328613930@qq.com
欧宝永久域名

探赜西狭——全国书法名家专题学术邀请展在陇南市成县美术馆举办

来源:欧宝永久域名    发布时间:2025-11-05 03:47:39

  《西狭颂》摩崖石刻位于甘肃陇南市成县境内的天井山麓,是西狭古栈道的重要历史遗迹和汉代摩崖石刻中保存最完好的隶书名品,在文化、历史、金石、书法史上都具备极其重大影响。

  10月29日,一场旨在对《西狭颂》进行多维度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探索的展览“探赜西狭——全国书法名家专题学术邀请展”在陇南市成县美术馆启幕。此次展览由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陇南市委宣传部、陇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陇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县县委、成县人民政府主办,成县县委宣传部、陇南美术馆(陇南书画院)、成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成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陇南市书法家协会和成县美术馆协办。

  开幕式上,成县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冉彦清,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陇南美术馆馆长王小静,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胡抗美,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原所长、京华印社社长魏广君,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副所长谢小铨,陇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唐进军先后致辞;陇南市政协主席梁英宣布展览开幕。开幕式由成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江林主持。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曾翔,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原副所长蔡大礼、魏杰,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学术部主任萧文飞,中国美术馆藏品征集保管与修复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薛帅杰,郑州美术馆馆长、郑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罗鸣,江苏海洋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郭嘉颖,北京书法家协会理事、隶书委员会副主任孙健,陕西省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主任罗小平,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王厚祥、唐朝轶、赵际芳、梅跃辉等书法家、学者;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贾得梅,甘肃简牍博物馆原馆长、西北师范大学简牍学首席专家张德芳,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研究员高天佑,天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原主席杨清汀,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黎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蔡副全,西北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左廷鑫,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博士李锐进,陇南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贾摄新、吕程、杨剑锋,成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段志俊,成县文化馆原馆长张尊铭,书法家廖宏斌、文达等甘肃省文化界代表;陇南市政协主席梁英,陇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静,陇南市政协原副主席张俊兰,陇南市政协秘书长张文芹,陇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魏朝晖,陇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马瑞琴,成县县委书记王辉,成县政协主席纳康清,成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牛雪洁,成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罗娟等嘉宾出席开幕式。

  冉彦清向远道而来的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他介绍道,成县作为千年古县,钟灵毓秀、文脉绵长,境内的《西狭颂》摩崖石刻是中华书法艺术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此次展览的举办,既是对《西狭颂》文化的深度挖掘,也是成县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契机,成县将以此次展览为纽带,进一步擦亮文化名片,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王小静详细的介绍了“探赜西狭——全国书法名家专题学术邀请展暨座谈会”的筹备过程、核心内容与亮点特色。她表示,本次展览筹备历时数月,得到了全国书法名家的积极响应与全力支持,兼具学术性与艺术性。通过集体临摹与创作研究,展现不同书家对《西狭颂》的不同理解,激活《西狭颂》的生命力,展现其在新的时代语境下个性创作的无限可能。

  胡抗美在致辞中站在学术高度,从线条和空间阐释了《西狭颂》在汉隶中的独特地位与艺术价值,强调当代书家应深入经典、积极探索,推动书法艺术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魏广君结合自己创作体验,分享了对《西狭颂》笔法、结体与精神内核的理解,肯定了本次展览作为搭建全国书法名家交流平台的重要意义。

  谢小铨表示,中国国家画院始终致力于推动传统艺术的传承创新,此次与地方联合举办专题展览,是各方文化资源深层次地融合的一次有益尝试。

  唐进军表示,弘扬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是新时代的重要使命,《西狭颂》作为陇南和成县的文化瑰宝,是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资源。本次展览的举办,为陇南文化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希望以此次展览为契机,进一步挖掘整理地方文化资源,加强文化交流合作,让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此次展览紧扣“探赜西狭”主题,汇聚了全国55位书法名家的专题临创精品,采用“临摹+创作”双轨展示模式,全方位呈现当代书家对《西狭颂》的多元解读与艺术探索。除了展览,本次活动还同步了学术座谈会。座谈会上,出席活动的专家学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既有对历史文献的细致梳理,也有对艺术理念的碰撞交锋,更有对传统书法如何融入当代生活的思考探索,为《西狭颂》的传承创新提供了学理支撑。

  本次展览开启了挖掘隶书资源、弘扬地方文化、探索隶书专题研究与创作的新模式,搭建了隶书创作研究的学术交流平台,展示了全国隶书创作研究的现状与成果,展现了当代书家奋发有为的新风貌和对传统书法艺术的守正与创新,发挥了专业书法院所应有的学术作用。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相关产品